新晃县2015年卫生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6-04-25 15:06 信息来源:新晃县卫计局

2015年,全县卫生工作在新晃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计委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省、市确定的重点任务目标,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着力落实卫生惠民政策,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13年10月起,我局被怀化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红旗单位。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不断完善新农合保障机制。2015年全县参合农民204833人,参合率99.44%年度筹资总额达9627.15万元全县参合率已连续两年超过99%,基本实现了农村人口的“应参尽参”。2015年1-10月份,全县参合农民新农合补助267023人次,补偿金额6785.16万元,基金使用率73.53%。其中门诊补助232123人次,补助金额880.04万元;住院补助34900人次,住院补偿金额5905.12万元,补偿率72.24%。继续实施参合农民大病保险,有效解决了我县农民重特大病患者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加大了基金监管力度,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和费用控制,切实保障新农合基金安全稳定运行。二是大力推行基本药物制度。今年来,进一步巩固了24所乡镇卫生院和72所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之前相比,呈现出“两个显著”。首先是药品价格下降显著,24个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药品销售价格平均降幅达40%,尤其是部分原先价格较高的药品降幅十分明显,最高降幅达85%;其次是人均门诊药品费用与人均住院药品费用下降显著,人均门诊药品费用由2010年的27.9元下降至今年的22.9元,下降了17.9%;人均住院药品费用由2010年的415元下降至今年的218元,下降了47.5 %;24家卫生院基本药物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进一步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用药行为的监管,基本药物统一配送、采购使用、集中支付等环节管理得到加强。三是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县财政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配套解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96.7万元截至2015年9月30日止,全县累计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206648份,农村居民建档率达83.4%;建立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约20万份,电子档案合格率达98%,已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任务指标。累计发放健康教育资料26372份,举办健康教育讲座198次,全县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人得到了规范化管理,管理率达100%。荣获“2014年度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四是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5年4月,我县启动实施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立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出台了《新晃侗族自治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改革主体。明确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目标任务,就是要完善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在对县级公立医院运营情况摸底测算的基础上制订了以取消药品加成为目标的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了新的收费标准,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消化药品合理价差的10%,对县级医院减少的药品收入进行补偿,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明确将中央、省级财政下拨的450万元专项资金全部用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今年4月以来,全县县级公立医院药品收入1789.21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63.58万元;门诊药品费用和住院药品费用分别减少了8.3万元和96.12万元,下降率为6.8%和9.6%;共让利群众门诊和住院药品费用52.31万元,改革工作初见成效。

(二)着力改善群众就医环境。一是2015年10月按市、县要求,完成了卫生“十三五”规划制定。二是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了县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配套设施,落实县120急救中心项目工程改造,完成了原有住院病房改造工程。县中医医院整体迁建项目已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基础土石方开挖已于10月27日破土动工。完成了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建设项目的可研、立项申报等准备工作,待项目下达后实施。总投资1200万元的李树乡、洞坪乡等6个乡镇卫生院综合楼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禾滩乡、晏家乡卫生院住院综合楼即将竣工。总投资1800余万元,建成中寨镇、米贝乡等16个乡镇卫生院296套卫生公租房。全面完成了鱼市镇老黄冲等36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三是积极引进先进医疗仪器设备,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县人民医院引进了64排128层纳米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机、骨密度仪、肺功能仪,县中医医院添置了钬激光、四维彩超、输尿管远镜、无创呼吸机,为6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米贝、贡溪等6个发展潜力较大、前景较好的一般乡镇卫生院配备了CR成像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B超等先进医疗设备。四是兴隆、中寨、扶罗等6所乡镇卫生院与湘雅医院开通了空中医院,实现了远程会诊。五是加强农卫信息化系统管理,全县24所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全部用上了2.0版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六是在中寨、兴隆等7个乡镇卫生院建成“国医馆”,开展中医特色服务。

(三)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以“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创建”活动为契机,狠抓乡镇卫生院的规范管理通过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等活动和实施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优质护理服务,医疗安全持续加强,医疗质量明显提高。至2015年12月底,预计县人民医院门诊可达18万余人次,住院2.9万余人次;县中医医院门诊6万余人次,住院1万余人次;全县乡镇卫生院门诊33万余人次,住院2万余人次。认真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全面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同时,积极推进平安医院创建,努力强化医疗质量与安全,进一步落实医疗质量与安全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层层签订和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目标管理责任状》。出台了《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全县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工作会议,建立了医疗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2015年来,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了全县重大医疗纠纷案件4起,调解成功4起,成功率100%。同时,努力提升医务人员职业素质与道德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医疗纠纷发生。

(四)全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加强霍乱、鼠疫、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加大免疫规划工作力度,继续实行“一票否决”制,在全市免疫规划半年考核中取得第四名。加强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高效有力。加强疾控中心检测能力建设,4月9日至10日,2015年湖南省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能力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7月份正式启动“县级甲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创建工作,预计投入200余元购置实验室仪器设备与完善基础设施,力争2016年完成创建工作。

(五)强化妇幼保健规范管理。加大预防出生缺陷、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产前筛查与诊断、新生儿疾病和听力筛查力度。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控制在省定指标内。2015年度全县孕产妇总数3124人,孕产妇系统管理2796人,管理率88.62%,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巩固在98.81%高危住院分娩890人,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孕产妇死亡1人。全年叶酸发放4181人,服用率91.73%%,叶酸依从率91.37%。妇幼保健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妇女、儿童健康得到有效维护。

(六)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严格执行卫生监督持证亮证执法,进一步强化了卫生监督员的依法行政意识。开展了108次监督检查,检查单位527家,共查处违法案件15起,罚款人民币7.5万元,取缔非法游医32家。对群众举报投诉做到有案必查,并及时向投诉举报人反馈调查处理结果,调查处理反馈率100%。截至10月底,共受理卫生行政执法案件15起,结案15起,落实率100%。深入全县24个乡镇第二次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饮水安全隐患现场向当地政府及供水单位提出了整改意见。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组织保障机制和基层监管机制,完善食品安全质量防控体系;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治行动。大力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开展科普宣传,强化社会监督,着力构建食品安全群防群治体系。

(七)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目前,全县中医特色专科突显,县乡村中医三级医药预防保健网逐渐恢复,中医药服务功能逐步提高,服务范围逐步拓宽。成功创建了“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认真开展了全国第三次第四批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在乡镇卫生院均建立中医门诊和中药房;建设专科,培养人才,提高中医工作服务水平。完善市重点中医专科肿瘤科、肛肠科建设,着手打造中风科、骨关节病专科。在兴隆镇、中寨镇等7个乡镇卫生院建成国医馆,中医药使用率达45%。积极开展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为创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奠定了基础;积极组织乡村医生开展中医药知识与技能规范化培训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累计培训中医药人员120余人次。荣获“2014年度全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八)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2015年,通过公开招考、直接考察录用,引进临床、护理、妇幼、公卫等专业卫技人员27名。卫技人员实行岗位设置管理,实现人才向基层倾斜。为卫生人才引进开设了绿色通道,对于紧缺专业的急需人才和具备执业资格的本科生,县人事、编制等部门放宽政策,简化手续程序,由用人单位直接考察聘用。为了加强卫生院管理,采取公开竞聘的形式,选聘了茶坪、碧朗2个新的卫生院院长,并为6个中心乡镇卫生院配备了业务副院长。加强对防疫、妇幼、公共卫生等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有效提升了卫技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新晃侗族自治县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文件,对卫生系统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实行津贴奖励,对基层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岗位补助。

(九)扎实开展医德医风专项整治活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医德医风专项整治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田任组长,县纪委、两办督查室全面参与的医德医风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并印发了《新晃县卫生系统医德医风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7月29日,县第十六届人民政府第31次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了医德医风专项整治工作。利用标语、电视新闻、手机报、网站、报刊等媒介,大力宣传医德医风专项整治工作。县卫生局开办医德医风简报,进行正反两面宣传。县纪委、两办督查室成立了医德医风专项督查组,不定期到各单位开展专项督查和明察暗访。县卫生局也成立了医德医风督查小组,督促指导各医疗卫生单位召开动员会及各项整治工作开展。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查处了新晃相南医院违反新农合政策规定的问题及茶坪乡卫生院院长违纪问题,免去了其卫生院院长职务,切实维护卫生行业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

二、2016年工作计划

2016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2016年全县卫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强化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依法行政和优质服务,狠抓行业作风建设,促进全县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是继续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我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已实施7个月,目前改革势头良好,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凸显。要进一步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积极探索改革新思路、新途径,在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制度的基础上,改革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与管理体制,完善人事薪酬制度。通过深化改革,加快推动我县县级公立医院健康发展,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医改实惠。

二是完善新农合保障机制。继续抓好新农合宣传发动与筹资工作。大力推行定点医疗机构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多种形式的付费机制改革,全面实施省、市级医院住院费用即时结报。继续实施参合农民大病保险政策,切实减轻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加大稽查力度,落实基金监管制度措施,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和费用控制,重点对病人出入院指征、门诊挂床住院、不合理收费进行督查,加大违规行为查处力度。落实“三级”公示制度,切实保障新农合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三是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通过政府补助和农合补偿等方式,巩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成果,有序推进村卫生室、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积极向上汇报,适当增补基本药物目录。稳固基本药物采购新机制,坚持基本药物以省为单位网上集中采购,落实集中支付、全程监管等采购政策,确保重大疾病基本药物供应保障。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办法。

(二)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工作

一是抓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抓好重性精神病救治管理和项目实施。强化基层各医疗卫生单位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系统管理,加强对基层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业务指导,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精细化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病健康意识。继续抓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相关业务培训,提升卫技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能力。

二是提升妇幼保健工作水平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规范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工作,强化重大妇幼卫生项目管理和资金运行。做好营养包免费发放、免费婚检、艾滋病母婴阻断检测、孕妇叶酸增补、妇女病普查等工作。全县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下,全县剖宫产率控制在40%以下。着力推进新生儿疾病筛查、产前筛查、听力筛查、地中海贫血防控和出生缺陷综合预防工作,进一步提升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力争成功创建县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三是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和免疫规划工作以H7N9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为防控重点,确保我县无重大传染病流行。切实抓好麻疹、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继续抓紧艾滋病、结核病防控,着力提高传染病防治和监测质量。加强职业卫生、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与宣传,不断提高传染病防治和监测工作质量。继续实行免疫规划工作“一票否决”措施;抓好一类疫苗全程接种工作,积极推行二类疫苗接种,强化免疫规划考核措施,严格执行定期考核和随机抽样措施,严格执行免疫规划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抓好卫生应急信息的规范管理和上报工作,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其他各类重特大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的准备和处置工作。不断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水平,力争成功创建县级甲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医疗质量和技术管理。以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等活动。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狠抓核心制度的督查和执行,推进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对违规行为加大查处力度。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机制。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护士岗位管理。扩大与湘雅医院联办空中医院成效,提升基层诊疗水平。

二是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继续开展“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创建”活动和县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成功创建2所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努力建成一批建设规模适当、服务功能适度、队伍建设适宜、内部管理完善、服务行为规范、服务费用低廉、运行机制科学、服务对象满意、医务人员积极性高的乡镇卫生院,促进乡镇卫生院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推动乡镇卫生院健康持续发展。

三是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积极开展“平安医院”创建和医疗纠纷专项治理活动,落实医疗机构内部安保措施。继续完善巩固第三方调处长效机制,推进依法治理,打击涉医犯罪和“医闹”行为,维护医疗机构的正常诊疗秩序,努力构建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

(四)继续加强五种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县中医医院整体迁建项目进度,确保主体工程于2016年县庆前封顶。抓好中寨、米贝、林冲3个乡镇卫生院住院综合楼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成林冲、天堂、兴隆、李树、酒店塘工业园5个乡镇卫生院职工周转房项目,2016年上半年竣工,进一步改善乡镇卫生院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完成15个村卫生室建设任务,进一步增强卫生三级网络网底服务能力。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开展全科医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努力做好农村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的宣传推介工作。在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和乡村医生视频教育的同时,公开从专科以上统招毕业生中招考一批毕业生充实卫生系统,并以优惠政策吸引在外地工作的本县卫生技术人员回乡工作。

三是努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认真实施《湖南省加快中医药发展五年行动计划( 2011-2015)》。加强中医服务体系建设及能力建设,巩固和深化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成果,加强品牌建设。扩大“国医馆”试点成果,再建3个乡镇卫生院国医馆。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加大侗族医药挖掘整理和研究开发力度,做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加强中医药人才和技术骨干培养,试点基层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继承项目,试点推广中医临床路径。积极探讨制定鼓励提供和使用中医药服务的优惠政策。建设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做好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推进中医药服务深入基层以及中医药科普宣传工作。

四是加强卫生监督执法能力。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的监督管理,强化医务人员行为规范措施,抓好医疗文书的书写和规范工作。规范卫生许可行为,认真做好医疗市场、健康相关产品、生活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传染病防治重点监督检查和农村集中式供水专项监督检查。

五是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以医德医风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控制医药费用、减轻群众负担,狠刹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红包”、开单提成等医疗卫生行业不正之风,规范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力度,充分发挥震慑警示作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能力,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全县卫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