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罗镇2019年工作总结暨2020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0-07-20 17:52 信息来源:新晃县扶罗镇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强镇、集镇建设兴镇、民俗文化活镇、生态保护立镇”的总体发展战略,确保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2019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强镇、集镇建设兴镇、民俗文化活镇、生态保护立镇”的总体发展战略,确保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2亿元,同比增长约8.3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250元;消费品零售额3020万元,其中农产品交易额1970万;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0万元;完成农业总产值3100万元;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57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0万。
(一)农业产业稳步发展。传统农业稳步发展,2019年粮食总产量达2000余万斤,其中水稻1320万斤,油菜60万斤,玉米300万斤,薯类371.44万斤;特色产业显见成效,2019年全镇种植烤烟460多亩,产烟780担,税收分成14万元;种植高山葡萄2000余亩,黄桃100余亩,无公害蔬菜250余亩,侗藏红米200余亩,无花果 150亩;农业服务体系优化建设,目前全镇共有农业合作组织57个,家庭农场26个。全镇申报购置补贴农机具220台套,享受补贴215户,共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2.269万元,发放家庭微产业扶贫奖补资金223.58万元。
(二)脱贫攻坚巩固提升。2019年完成87户160人退出贫困工作,同时确保所有2014-2019年脱贫人口的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贫困发生率低于1%,贫困人口错退率0%,贫困人口漏评率0%,群众认可度95%。开展“‘四支队伍’集村部,干群同心攻脱贫”行动,全镇范围内推行“十户一体”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三级网格、四级化的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格局,共建立网格537个;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项目,全年完成“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资金投入420万元,完成万亩设施蔬菜、无花果种植、花果山旅游开发及苗木种植、眼镜蛇养殖、稻田龙虾综合种养5个基地建设;实施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发放分红金额14.14万元,惠及贫困户419户;实施危房改造,全年完成危房改造27户,其中四类重点对象户17户,拨付资金53.32万元,一般户10户,拨付资金14.8万元,目前27户危改户已全面完成危改的各项工作并已搬迁入住;实施教育帮扶,教育普惠帮扶2320人,共计金额120.62万元,“雨露计划”帮扶197人次,共计金额29.55万元;实施小额贴息贷款,截止到3季度,累计发放小额贴息贷款补贴8.604万元;实施医疗救助,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医疗(临时)救助、医疗特惠保、健康扶贫专项救助”五重保险全覆盖,贫困户新型合作医疗代缴率达100%,实现贫困户住院一站式结算;实施扶贫公益岗,聘用扶贫公益岗271人,发放工资16.26万元;实施务工交通补贴,发放交通补贴50.86万元,惠及1375人。
(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推进小项目建设,全年实施小项目建设90个,投入资金280万元,每村20万元;完善人饮工程建设,实施安全饮水项目144处,出台农村人饮工程管理制度,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工程问题整改;完善易扶搬迁后续建设,对李树集中安置点、桂贡集中安置点、扶罗集镇安置点进行了菜地租赁,对桂贡集中安置点进行健身器材、附属用房等建设工作;推进“厕所革命”,实施420个卫生厕所建设,共投入资金52.8万元;推进信息化建设,完成“户户通”卫星免费安装1200户;完善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政府院内改造项目;规范集镇建设,修建卫生院至政府公路,开展“马路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格市场管理,实施扶罗农贸市场建设项目,预计2020年4月完工;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开展集中治理8次,免费发放240升垃圾桶50个,拨付环境卫生经费48.34万元。
(四)民生保障更加有力。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制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镇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升初中比例达100%,年辍学率为0,初中毕业升学率达78%,儿童节、五四青年节拨付活动经费6000元,教师节拨付慰问金1.8万元,助学经费6000元,两项督导评估拨专项经费3800元;重视发展公共卫生事业,今年全镇新生人口273人,其中男性142人,女性131人,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0:108,计划外生育15人,计划生育率达94.05%,免费产前筛查率达87%,征收社会抚养费8万元,上报新增奖扶对象31人,其中特扶1人,申报利益导向资金11.88万元,兑现诚信计生奖励资金1.25万元,走访慰问计生困难户17户,发放慰问金3400元,为独生子女和两女结扎户交纳意外伤害险3120元,为特扶及手术后遗症对象交纳特殊家庭健康保险1.365万,妇女“两癌”免费筛查574人,免费送治精神病患者20余人,对全镇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白内障检查,免费手术 28人;坚持发展民生保障事业,今年新增低保42户72人,老户提标共20户51人,老户减人共11户14人,整户取消共17户30人,全镇现有低保户577户1188人(其中一类低保136户209人,二类低保126户313人,三类低保315户666人),截止到11月发放低保金25.43万元,新增特困供养人员21户21人,完成289名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生活自理复核评估和集中供养需求摸底工作,全年救助临时困难群众348人,发放救助资金17.675万元,全年发放救灾救济资金共计28.47万元,办理残疾证44人,办理残疾人两项补贴共169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助6.19万元,为1087名残疾人进行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登记;积极开展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全面走访退伍复员军人及烈属,发放慰问金共计23.52万元,发放现役军人家属优待金5.2万元,发放退伍军人一次性经济补助金5.8万元,悬挂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光荣牌593块。
(五)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强化信访工作,以“三访五促、为民服务”活动为载体,定期进村入户知民情、化民怨、解民困,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一年来,受理群众信访件7件,均已调查处理完毕,接待群众来访128批180余人,调处矛盾纠纷282起,全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抓好综治维稳工作,向群众宣传“平安家庭”建设,严厉打击以“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活动,努力推进依法治镇,对“一办两所一庭”进行测评,确保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全面提升;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成立镇安全监管办公室,落实安全监管专职人员、经费和职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和农机三轮违法载人行为,强化道路安全与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开展专项检查和隐患排查20余次,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清理整顿;务实农业防灾工作,积极防控猪瘟疫情、草地贪夜蛾工作,为群众生活保驾护航,同时向全镇779户贫困户群众发放鸡苗7789羽,确保群众收入有效增长;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工作,制定《扶罗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方案》、组织各村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专题会议、发动多种宣传带动群众参与、线索摸排等一系列措施,共摸排出疑似涉黑涉恶线索18条,经政法部门定性1起,查获“三贷三霸”案件8起,其中刑事案件3起刑事拘留4人,行政案件5起行政拘留6人。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我镇经济社会还存在诸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一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扶罗镇环境好生态佳等资源优势没有转换成发展优势,产业发展质量不高,乡村旅游发展缓慢。二是发展基础滞后的问题依然严峻,镇村的基础设施仍然不足,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集体可支配收入十分有限,难以满足社会发展与民生需要;三是担当作为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与群众期盼仍有较大差距,行政服务效能还需再提升,脱贫攻坚、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少数镇村干部担当精神不足。对此,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应对、科学谋划,更加精准施策,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全镇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镇将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发展新形势,破解发展新难题,全力推进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2020年工作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强工兴农、兴城活旅、生态和谐、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努力开创“小康扶罗、美丽扶罗、幸福扶罗、法治扶罗”的新局面。
我镇的主要预计目标是:全镇生产总值达1.3亿元,比2019年增长8.1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700元,年均增长10%,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为此,要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绘好小镇建设“一张图”。完善小城镇建设详细规划,加速推进集镇项目建设。一是大力推进“马路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规范集镇市场管理,在重要路段增设警示标识、减速带、治安摄像头。二是有效推进新寨农贸市场选址建设,结合S341建设,对接县交通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财政局等部门,将新寨原粮站用地划归镇人民政府作为市场建设储备用地,并由镇人民政府招标建设;加强李树集镇“摊贩入市”劝导工作,规范市场管理;加快扶罗集镇农贸市场建设工作,对临时集贸点规范管理,规范停车场使用,将客运车辆停靠点迁至客运站。三是加快推进集镇垃圾中转站投入使用、集镇污水处理系统建设、集镇公共厕所建设,优化农村垃圾处理结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二)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坚持“四个不摘”,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打赢最后堡垒攻坚战,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人。在完成2019年脱贫攻坚任务的基础上,切实抓好脱贫户的后续帮扶跟踪工作,做到脱贫不脱钩,巩固脱贫成果,实现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继续探索脱贫新方法,通过劳务输出、技术培训、金融扶贫、教育扶贫、保障兜底、产业发展等方式,加强产业培育、拓展发展平台。
(三)抓住乡村振兴“新契机”。一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农业转型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将“互联网+”融入农业发展、营销链条,加快发展家庭农场、田园综合体等综合农业,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是依托扶罗农业大镇的优势,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竞争和辐射力强的企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形成一批“现代农业观光采摘园”,重点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并且通过租赁、承包、转让等多种形式创新土地流转方式,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三是全面夯实农村农业基础,大力修建和完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排灌工程和机耕道路建设;在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库区和农田灌溉水系配套工程;引进农业新特品种,扩大优良品种种植面积,推广农业新技术;大力推广各种农用机械设备,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聚焦政府自身建设,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十九大的学习贯彻,努力建设风清气正的服务型政府。重点突出民生就业,大力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增强劳动者就业技能,坚定不移地落实各项惠民惠农政策,鼓励、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严守综治维稳底线,创新社会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增强群众安全感。严守安全生产底线,坚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加速美丽乡村建设,推进镇容村貌持续改观。严守生态环境底线,大力推进“清爽”工程,抓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