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洲镇2020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9-12-31 11:09 信息来源:新晃县波洲镇

   2019波洲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脱贫攻坚作为全部工作总揽,团结带领全镇人民,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务实奋进,全力推进“三大攻坚战”,把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群众脱贫作为工作目标,努力稳增长、调结构,确保了全镇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就我镇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19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整体经济形势持续推进。2019年,波洲镇人民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部工作总揽,按照“基础强镇、产业富镇、生态立镇、休闲活镇、和谐兴镇”的发展思路,团结带领全镇人民,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务实奋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9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976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8%左右;财政收入612.9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5%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4256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5%左右。

    (二)稳固脱贫成果在原有的镇党委书记负总责,镇长带头干,干部职工全员包,扶贫工作队全覆盖的工作机制上,对标对表,严格落实脱贫攻坚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在镇村全体干部及各后盾单位的通力配合和艰辛付出下,稳定巩固和提升了699户2446人已脱贫户的脱贫成效,顺利完成2019166人的脱贫任务,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各村通过“一村一品”产业项目的带动,进一步增加了贫困人员的收入,脱贫成果得到稳固和提升。通过开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摸底核查“四个一”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扶贫项目建设、贫困人口“回头看”等工作,全面摸清了工作中的死角,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异向,做到了问题真正清零。通过“四支队伍”集村部、干群同心攻脱贫”活动,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营造了良好的脱贫攻坚氛围。结合扶贫扶志扶智工作要求,通过开展“万名群众学礼仪、承诺践诺助脱贫”活动,以及《波洲镇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十条措施(试行)》的出台,营造了以勤动致富为榜样,以懒散为耻的氛围,扭转了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

    (三)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半年来,对两个集镇街道、公路沿线等重点区域的卫生进行常态化管理;对波洲集镇2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了重点整治;对镇域内的河道、溪流、水库等影响环境卫生的白色垃圾进行了有效清理,推进河长负责制,联村领导分段负责,责任强化;已安排20万元专项经费,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聘请专业人员对我镇垃圾进行集中清运,垃圾日产日清,并与村民签订村规民约,实现了村民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村每月对户进行卫生评比并公示,形成爱环境讲卫生的良好氛围。认真抓好美丽乡村建设,暮山坪创市级人居环境示范村,长塘坪创省级美丽乡村,瓦屋坡创省级卫生乡村,波洲镇被评为2019年市级卫生乡镇,文明村镇,目前江口村、红岩村我县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精品村和示范村,柳寨村为县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样板村,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均位于全县前列。大力推进“厕所革命”,目前全镇厕所任务数190个已全面完成,全镇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为全县卫生厕所建设推进增一分力。

    (四)民生民本实现新跨越。全镇民生民本保障全力助力脱贫攻坚,上半年实现了粮种补贴向便民一卡通的转换,补偿补助类项目资金全部按时打卡发放。6月初对全镇五保、低保进行全面走访,并按兜底脱贫要求,实现了贫困户纳入工作阳光操作。完善低保动态管理,实现了低保户和贫困户的兜底保障,建立农村五保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困难群众流浪乞讨人员和残疾人生活救助,上半年已送3名精神病人赴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救助治疗。请市四医院精神病医生对疑是精神智力残疾进行鉴定,请县人民医院专业医生上门评残17例。同时,建立老龄人口信息库,落实80岁以上高龄群体普惠补贴政策。各村设置养老金代缴点,更好服务群众,方便百姓生活。

    (五)农业产业取得新发展。以扶贫攻坚为契机,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战略,在发展和巩固好传统产业和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利用高速公路柳寨互通开通等良好机遇,拓宽和营造现代观光农业,不断深化实施和发展好乡村旅游。粮食生产方面,目前全镇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7331亩,水稻单产预计由2018年的每亩342.34公斤提高到349公斤,粮食总产量达6399吨;畜牧养殖方面,规范发展畜禽养殖业,加强粪污等废弃物排放监管和综合利用,截至20197月牛存栏0.61万头,家禽6.7万只,肉产品总量1800吨,水产品总产量600,现生猪发展三个养殖场,争取年出栏量达1万头果蔬种植方面,拓展万亩设施蔬菜建设项目,洞坪村、田坪村正在建设无公害大棚蔬菜基地。江口村柑桔种植面积达2300亩,全镇柑桔种植面积达3000亩,为全县最大的柑桔种植村之一。暮山坪村、红岩村、波洲村、坳背村、洞坪村、瓦屋坡村葡萄、琵琶、黄桃、葡萄、西瓜、荷花等种植已初具规模,形成了“春有草莓、夏有西瓜、秋有葡萄、冬有柑橘”的水果产业体系。

    (六)兴工活商取得新突破。坚持把“兴工活商”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力促农工商一体化发展,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一方面,筑牢夯实近抓农业、远抓工业的思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积极培育壮大骨干企业,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水平,有力促进了武陵梦葡萄酒生产公司杉木塘电站、张秀春标砖厂、新晃波洲金鑫建材有限公司、新晃瑞峰电子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发展。

    (七)社会环境创造新和谐。全面实施二孩政策,落实计划生育村为主工作机制,本年度期内全镇出生192落实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波洲卫生院、洞坪卫生院各项工作均位于全县前列。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波洲小学、洞坪学校、波洲中学2109年小升初、初升高升学考试均位于全县前列。全面推行1+4村级警务建设,全镇 11 个行政村实现100%配备辅警。继续实行镇领导开门接访制度,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通过打造平安波洲,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八)自身建设树立新形象。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 学习教育常态化建设和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坚持政府班子学习制度,遵守议事规则,行政决策制度科学、程序规范、民主高效。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四不直接分管”制度实施细则》和《波洲镇“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实施细则》等规定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全面深化。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厉查处违纪违法案件。酒桌办公、农业政策性保险等专项整治和四风突出问题回头看活动收到实效。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县委《九严禁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集中表现为:经济总量依然偏小,产业整体实力不强;缺乏重大项目支撑,发展动力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民生保障压力突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政府服务还需进一步优化,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计划

    工作思路是:坚持“四个全面”发展,积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要求,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奋力创新业,建设新波洲。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大力实施农业稳镇、工业富镇、商贸活镇、生态美镇战略,为全面建设美丽富饶的新波洲而努力奋斗。

    具体目标是: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2 %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到2020年,全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确保2020年全镇38名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按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各项要求,全面落实七个一批工程,进一步健全资料台帐,发展脱贫产业,认真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措施,扎实推进精准扶贫,2020年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一)培育农村经济亮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规模产业特色化,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培植发展一批有特色、辐射广、示范能力强的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大户,带动广大农民脱贫增收致富奔小康。

    (二)提升工业经济实力。牢固树立工业富镇理念,把工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加大要素投入,狠抓招商引资,优化发展环境,突破发展瓶颈,做大做强现有工业企业,积极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激发社会活力,依托互联网+,推进全民创业、万众创新。

    (三)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科学编制规划,盘活土地存量,集聚建设资金,着力实施美丽集镇建设,强力推进波洲湿地公园和波洲龙脑小镇建设。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实施波洲特色农产品互联网+工程,逐步将我镇打造成功能齐全、配套完备、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美丽小镇。

    (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优化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计划生育群众满意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控制生源流失,促进教育公平。重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百日行动等专项行动,消除安全生产隐患,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五)促进社会和谐安宁。扫黑办、司法所、及派出所密切协同作战,形成打击合力。以强化基层基础建设为核心,以构建治安大防控体系建设为重点,推进平安波洲、法制波洲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完善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制度,妥善化解群众信访积怨,及时调处重大矛盾纠纷,营造良好社会稳定环境。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围绕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把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和完善向人大报告工作制度,自觉接受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事事有回音,事事有落实。积极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对政府重点工作进行责任分解,加强督查督办,推动工作落实。全力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控,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塑造政府良好形象,进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