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晃侗族自治县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

发布时间:2016-01-12 17:21 信息来源:县财政局

新晃侗族自治县2015年财政预算

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

一、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适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目标,致力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主动作为,较好地完成了预算收支目标任务,保持了财政运行的平稳态势。

(一)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预计(下同)完成一般预算收入36291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100%,较上年增收3308万元,增长10%;完成公共财政总收入177800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103.59%。其中:返还性收入2440万元,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43251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898万元,国债转贷地方收入3000万元,调入资金(政府性基金)442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791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898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100%,较上年增加2082万元,增长10%;上划中央级税收完成9985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100%,较上年增加899万元,增长9.89%;上划省级税收完成3408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100%,较上年增加327万元,增长10.6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部门完成情况:国税部门完成10899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100%,较上年增加997万元,增长10.07%;地税部门完成18511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100%,较上年增加1962万元,增长11.86%;财政部门完成6881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100%,较上年增加349万元,增长5.3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税种完成情况:增值税完成9854万元,较上年增长10.1%(下同);营业税完成7324万元,增长10 %;企业所得税完成3565万元,增长10.44%;个人所得税完成1418万元,增长15%;消费税完成14万元,与上年持平;资源税完成487万元,下降13.81%;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752万元,增长10.1%;房产税完成406万元,增长15.01%;印花税完成159万元,增长14.39%;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261万元,增长10.13%;土地增值税完成1467万元,增长14.97%;车船税完成206万元,增长15.08%;耕地占用税完成 1578万元,增长15.01%;契税完成1075万元,增长15.1 %;烟叶税完成106万元,下降13.11%;非税收入完成7619万元,增长9.8%。

全年预计(下同)完成公共财政总支出 176278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102.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369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380万元、上解支出1200万元。较上年增加24590万元,增长16.21%。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完成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941万元,较上年决算数下降19.7%(下同);国防支出186万元,下降14.68%;公共安全支出5477万元,增长11.82%;教育支出32714万元,增长19.43%;科学技术支出350万元,增长14.8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878万元,增长221.5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468万元,增长23.96%;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7137万元,增长21.51%;节能环保支出5068万元,增长1.95%;城乡社区支出5899万元,增长93.04%;农林水支出20642万元,下降11.25%;交通运输支出15810万元,增长57.85%;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3791万元,下降15.08%;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475万元,增长4.82%;金融支出 98万元,增长10.11 %;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1606万元,增长6.33%;住房保障支出8402万元,增长151.04%;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14万元,下降40.72%;债务付息支出484万元,下降38.08%;其他支出58万元,下降92.8%。

平衡情况:公共财政总收入177800万元,公共财政总支出 176278万元,收支相抵,滚存结余1522万元(结转下年支出)。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预计完成政府性基金总收入19996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107.07%,其中:政府性基金地方收入1081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0000万元、政府住房租金收入130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1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400万元、价格调节基金收入18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专项转移支付>3859万元,上年结转5327万元。

预计完成政府性基金总支出17916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96%,其中:基金支出10269万元,上年结转支出3127万元,上解支出100万元,调出资金4420万元。

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总收入19996万元,政府性基金总支出17916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政府性基金专项转移支付)2080万元。

(三)社保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预计完成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9287.88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94%,其中:上级补助收入17534.17万元,县级配套1802.48万元,保险费收入9695.5万元,利息收入255.73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28493.38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105.7%。收支相抵,当年结余794.50万元,加上上年结转15621.30万元,滚存结余16415.8万元。

分险种来看:全县失业保险基金收入227万元,支出117.23万元,收支相抵后当年结余109.77万元,滚存结余1159.86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697万元,支出2440万元,收支相抵后当年赤字743万元,滚存结余1158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157万元,支出108万元,收支相抵后当年结余49万元,滚存结余418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129万元,支出804万元,收支相抵后当年结余325万元,滚存结余3241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收入9693.88万元,支出8727.15万元,收支相抵后当年结余966.73万元,滚存结余3276.55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179万元,支出4987万元,收支相抵后当年结余192万元,滚存结余5673.39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234万元,支出1350万元,收支相抵后当年赤字116万元,滚存结余13万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9971万元,支出9960万元,收支相抵后当年结余11万元,滚存结余1476万元。

(四)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按照全口径预算、保障重点、突出绩效、厉行节约的原则,我县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较好。预计全县186个财政全额拨款单位实现收入135975万元。其中:经费拨款收入60238万元,纳入公共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6307万元,财政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294万元,政府性基金789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2935万元,事业单位经营服务收入19万元,其他收入16184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2101万元。

支出拟安排131110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33869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30605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7116万元,基本建设支出16520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24088万元,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支出48万元,债务利息支出3247万元,其他支出5617万元。

平衡情况:部门预算总收入135975万元,总支出131110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4865万元。

(五)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

预计2015年政府集中采购4865万元(不包括工程类),其中:购买货物类采购3958万元,服务类采购907万元。

(六)工业集中区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县工业集中区预算总收入37787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收入226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8500万元,债务收入15753万元,上年结转11272万元。预算总支出33787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454万元,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169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44万元;基本建设支出14973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15043万元,债务利息支出3104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000万元。

由于还没有和省财政进行年终结算,决算数据将会有一些变化。决算情况待省财政厅正式批复后,届时再作详细汇报。

二、“十二五”财政工作回顾

2015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回顾过去的五年,财政发展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

(一)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五年来,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财政整体实力。预计争取上级资金356239万元,融资200000万元。2015年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291万元,与2010年相比增加21782万元,增长150.14%,年均增幅达20.1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898万元,与2010年相比增加14552万元,增长174.36%,年均增幅达22.37%。财政收入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不断推动县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二)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民生福祉明显改善

五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对财政收支的深度影响,做到了民生投入只加大不减弱,困难群众生活水平只提高不降低,民生工程覆盖面只扩大不缩小。预计完成公共财政总支出651494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42758万元,累计投入民生资金476055万元,年均增长21.93%,民生支出占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从2010年的73.83%上升至2015年的78.6%,基本公共服务倾斜幅度进一步加大。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5年累计教育支出128771万元,年均增幅达21.72%。主要用于教师待遇保障、合格学校建设、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农村薄弱学校改造以及学生宿舍、食堂、浴室、厕所改扩建等“安学”、“安教”工程,教学条件不断优化。二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5年累计安排社会保障资金109631万元,年均增幅达23%。帮扶孤寡老人、五保户及留守生活困难人员,救助受灾家庭、医疗及临时困难群众。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最低生活保障、企业养老保险待遇、新农合财政补助等标准大幅提高。三是增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服务能力。5年累计安排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资金59664万元,年均增幅达19.2%。建设乡镇卫生院、卫生公租房及村卫生室,实现了全县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医疗补助从公立医院向社区卫生机构拓展,全面推行诚信计生建设,城乡居民生活水准稳步提升。四是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5年累计安排农林水资金84666万元,年均增幅达11.2%。治理中小河流,实施病险水库除险,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完成中低产田改造,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农业灾害防治。五是完善交通网络建设。5年累计安排交通运输资金33202万元,年均增幅达28.1%。建设高铁进站公路、G320国道绕城线、农村公路及农村客运招呼站,改造G242国道、新晃大桥、龙溪口大桥,实施国省道大中修、危桥改造。六是落实减负惠农政策。5年累计发放218项惠农补贴,共计47952万元,年均增幅达17.7%。完成“一事一议”奖补项目651个,财政奖补资金6691万元,带动资金投入12721万元,全面覆盖全县296个行政村,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七是支持“三创”建设。5年安排12169万元专项资金,年均增幅达15.8%。主要用于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改善计生服务质量、强化综治维稳阵地建设,促进了“文明卫生、安全有序、和谐幸福”的新侗乡发展。

(三)财政改革不断深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五年来,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了财政预算管理质量。2014年全面推行综合财政预算,基本建立健全涵盖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在内的全口径预算体系。2015年实现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全面公开;拓宽政府性资金使用绩效评价范围,县级预算项目绩效自评,有序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推进债券置换债务,争取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金额2.46亿元;建立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运用公私合作(PPP)模式,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实施公用经费定额标准,规范“三公”经费以及会议费支出限额标准,基本实现部门运转保障均等化,进一步压缩一般性行政成本,“三公”经费逐年递减,年均压减11%以上。建立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制度,实施公务卡结算,财政收支规范透明。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分离以及政府采购采管分离制度,加强财政内部管控,提高财政资金效益。5年财政投资评审项目1194个,送审金额25.34亿元,审减金额5.02亿元,平均审减率19.82%;完成政府采购金额58801万元,节约资金6762万元,平均节支率11.5%;实施标准化流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积极盘活存量财政资金;实施“金财工程”信息化改造升级,推动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五年来,全县财政运行总体良好,取得了可喜成绩,先后荣获“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财政系统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两年)”、“全省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全省财政总决算先进单位”、“全省国外贷款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省财政金融与债务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预算执行分析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乡镇财税信息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标准化乡镇财政所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前16强”、“全市财政系统绩效考核特等奖”、“全市财税工作先进单位”、“全市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先进单位”、“全市财政总决算工作先进单位”、“全市预算执行分析工作先进单位”、“全市财政监督工作先进单位”、“县绩效评估红旗单位”等多项荣誉。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矛盾:在国内经济形势下行和结构性减税背景下,财政收入高速增长态势将难以持续;收入增长放缓与支出刚性增长矛盾日益突出,收支平衡难度不断加大;财政支出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民生保障的广度和深度需要进一步拓展;新《预算法》提出了更高要求,财政改革亟需深化,地方政府债务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亟待推进等。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将在“十三五”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加以解决。

三、“十三五”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县”目标,按照“强工壮农、兴城活旅、生态和谐、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着力发挥财政职能,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财政公共保障水平;着力创新预算管理机制,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二)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拟在2015年3.63亿元、2.29亿元的基础上,按11%左右的增长速度,争取到2020年分别达到6.12亿元、3.86亿元(按2015年价格计算)。公共财政总支出在2015年17.63亿元的基础上,按15%左右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达到35.46亿元。

(三)保障措施

1、立足优势、围绕特色,构建与经济相协调、可持续增长的公共财政收入体系。

立足我县地处“湘黔通衢”、“滇黔咽喉”的区位交通优势,以“一石、一铁、一牛、一树、一泉、一镇”六个特色产业为重点,抢抓60周年县庆、武陵山片区开发等历史机遇,努力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加大园区道路和“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企业承载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承接珠三角和长三角产业转移,引进一批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劲的好项目、大企业,推动园区产业升级发展,培育新的财政收入增长极;创新财源税源筹划措施,努力促使潜力财源转化为现实财源,进一步完善上下联动、协调有力的财源建设工作机制,切实把经济发展的成果充分体现到财政增收上来。

2、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重点突出、保障有力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

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突出对农田水利支持,实施大棚蔬菜、黄牛养殖等农业标准化建设,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继续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全面抓好农业综合开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安学”、“安教”设施建设及维修保障力度,逐步提高财政预算内教育支出比重,促进教育优先发展。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推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支持加快推进新医改,大幅提高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支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继续支持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支持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对公共交通、城市污水处理等社会事业实施财政补贴,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支持文化及体育事业全面发展,提升城市发展内涵和质量。

3、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绩效优先、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财政运行机制。

深化预算编制管理改革,完善由公共财政预算、社会保险预算及政府性基金预算组成的政府预算体系,增强政府统筹能力。建立覆盖全部专项资金的绩效预算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财政管理由投入型向效益导向型转变。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健全产权清晰、使用高效、处置规范的动态监管体系;建立健全政府债务规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逐步形成规范举债、合理融资、风险可控、运行高效的长效机制。加强政府采购一体化监管体系建设,纵深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积极推进预决算公开,努力打造阳光财政。

4、强化干部职工培训教育,塑造思想过硬、业务精良、服务为民的财政干部队伍。

健全和落实财政干部职工培训教育制度,把对干部职工的培训学习与岗位任用紧密结合。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重点培养服务意识,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为完成“十三五”财政工作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四、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公共财政预算情况

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拟安排40283万元,增长1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拟安排27035万元,增长18%,返还性收入拟安排 244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拟安排55745万元,县庆转移支付2000万元,新增债券转贷收入900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拟安排82412万元,调入资金(政府性基金)300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拟安排1512万元,累计可安排收入183144万元。

全年完成公共财政总支出18314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034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600万元、上解支出1200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情况:(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501万元;(2)国防支出209万元;(3)公共安全支出6766万元;(4)教育支出32127万元;(5)科学技术支出411万元;(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610万元;(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493万元;(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9468万元;(9)节能环保支出5629万元;(10)城乡社区支出6202万元;(11)农林水支出25544万元;(12)交通运输支出10324万元;(13)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3240万元;(14)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274万元;(15)金融支出54万元;(16)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2351万元;(17)住房保障支出10100万元;(18)粮油物资储备支出536万元;(19)债务付息支出1498万元(县本级承担的债券利息);(20)其他支出8 万元。

公共财政预算实现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情况

2016年,拟完成政府性基金总收入11786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地方收入8506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8000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96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260万元、价格调节基金收入15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专项转移支付>120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2080万元。

拟安排政府性基金总支出11786万元。其中:基金支出6606万元,上年结转支出2080万元,上解支出100万元,调出资金3000万元。

完成政府性基金总收入11786万元,安排政府性基金总支出11786万元,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情况

2016年,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拟安排53276.84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17955.71万元,县级配套8442.72万元,保险费收入26516.15万元,利息收入362.26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拟安排45711.63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7565.21万元,加上上年结转16415.8万元,滚存结余23981.01万元。

分险种来看:全县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安排231.93万元,支出128.71万元,收支相抵后当年结余103.22万元,滚存结余1263.08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安排1995万元,支出2311万元,收支相抵后当年赤字316万元,滚存结余842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安排239万元,支出152万元,收支相抵后当年结余87万元,滚存结余505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安排1204.93万元,支出906万元,收支相抵后当年结余298.93万元,滚存结余3539.93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安排10511.2万元,支出8934.52万元,收支相抵后当年结余1576.68万元,滚存结余4853.23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安排5430万元,支出4799万元,收支相抵后当年结余631万元,滚存结余6304.39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安排974万元,支出974万元,收支相抵后当年没有结余,滚存结余13万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安排9629万元,支出11050万元,收支相抵后当年赤字1421万元,滚存结余55万元;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安排23061.78万元,支出16456.4万元,收支相抵后当年结余6605.38万元。

(四)部门预算情况

2016年,遵循“公用经费按标准、人员经费按政策、项目经费视财力”的原则,按照上年公用经费标准<除乡镇小幅增加外>和2015年10月工资在册人数,分七类七档安排单位公用经费。

按照上述经费安排标准和全口径归集原则,全县187个财政全额拨款单位部门预算收入拟安排151778万元。其中:经费拨款收入68050万元,纳入公共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4578万元,政府性基金9084万元,财政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3007万元,上级财政补助收入26254万元,其他收入3594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4865万元。

支出拟安排151778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35728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7717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24876万元,基本建设支出33632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13968万元,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支出1215万元,债务利息支出8035万元,其他支出16607万元。

部门预算收支平衡。

(五)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2016年,政府集中采购预算拟安排5616万元(不包括工程类),其中:购买货物类拟安排4771万元;服务类拟安排845万元。

(六)县工业集中区预算情况

2016年县工业集中区预算总收入49185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收入2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0000万元,债务收入33185万元,上年结转4000万元。预算总支出49185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416万元,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361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73万元,基本建设支出33500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6000万元,债务利息支出8035万元,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800万元。预算收支平衡。

(七)应列未列情况

因财力有限,未能列入财政预算的应列未列项目21项,总金额34855万元。建议视财力情况,列入当年调整预算或次年预算支出。

若2016年预算执行中出现超收或短收情况,届时再作汇报。

五、2016年财政工作重点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县60县庆之年,我们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县庆发展新机遇,努力完成好各项财政工作任务。

1、进一步加大财政统筹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重大决策部署和对财政工作提出的要求,大力培植财源,依法组织财政收入,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统筹安排好各项资金,为我县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实现年度预算平衡。2016年拟实现公共财政收入4.03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公共财政总支出20.27亿元,同比增长15%。

2、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一是加强把控经济形势。把握经济发展主旋律,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密切关注县域经济运行质量和年度财政收入进度,高度关注影响财政收支的不确定因素。定期分析预算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财政收入增减变化原因,特别要加大对国土出让金的催收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做好财政收支状况的趋势分析,及时掌握经济发展动态。二是严格公共资产管理。严格按标准流程做好国有资产的报废、拍卖、转让等管理工作,确保国有资产增值保值。三是强化涉农项目监管。做好涉农资金整合,及时拨付各种款项,规范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监管水平。四是大力倡导厉行节约。严控“三公”经费,大力倡导厉行节约,从源头上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力争公务接待费、公务车运行经费在上年基础上压缩5%以上。

3、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一是重点保障公共财政支出,今年约投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3%左右的资金用于教育、卫生、文化、科技、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确保政策资金落到实处,。二是全力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强化城镇带动,加快推进中心集镇开发,大力推进农村村庄整治,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力推进精准扶贫,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科学安排和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加大“三农”投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让村民分享城乡一体化建设成果,不断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三是努力统筹盘活用好各类建设资金,保障县庆项目资金需求。

4、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一是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强化预算执行,硬化预算约束,严格预算追加。二是探索乡镇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三是深化财政对外借款及专户管理工作改革。进一步清理财政对外借款,制定追还、处置计划,防范财政资金风险。严格按规定对财政专户进行管理,完善监督机制和专户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财政专户资金安全运行。四是规范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依法适度举债,建立规范举债融资机制,实行规模控制和分类管理,严格限定举债程序和资金用途,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及化解机制。五是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有效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逐步扩大绩效评价覆盖面,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应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六是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力度。围绕“节约财政资金、提高使用效益”这一核心,进一步强化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职能 。七是继续完善财政体制,理顺政府财权与事权,促使乡镇政府转变工作思路,引导乡镇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

5、进一步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建立和完善预算监督机制,健全规范、科学、安全的资金运作体系,坚决查处各种财政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与人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财政资金督查,强化对基建、教育、社保、卫生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和重点财政资金的监管。采取部门联动、“上下联动”的监督检查方式,加强与审计、纪检监察部门的横向工作联系,达到信息资源共享。推行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过程监督,将预算支出的重点放在事前审核把关、事中跟踪监控、事后专项检查,把财政监管措施落实到行动上、融入进财政改革中,进一步规范财政收支行为,规避财政资金风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附件:2016年预算相关表格


相关附件:

2016年预算表格(新晃)

新晃县2016年“三公”经费预算表(全县各部门汇总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