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寨镇2021年工作设想

发布时间:2021-02-23 18:15 信息来源:新晃县中寨镇

中寨镇2021年工作设想

中共中寨镇委员会

中寨镇人民政府

(2021.2.23)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建党100周年,为全面建设美丽中寨开好局、起好步,我们将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和战略机遇,抢抓被列入全县四个重点建设乡镇之一的政策机遇,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激活的驱动路径,大干快上,确保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及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一、总体思路

(一)聚焦政治引领,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一是加强政治建设,严守政治规矩。强化理论武装,建立和完善“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干部管理、绩效考核制度,落实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各项制度。二是抓实全面从严治党,着力推行“三抓三强三提升”。即抓学习,强本领,提升业务能力;抓政风,强担当,提升执行力;抓纪律,强作风,提升免疫力。促进干部作风转变,真正让干部用想干、真干、敢干、实干的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三是抓实基层党建。以强化政治担当,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党建引领,服务发展大局;强化组织建设,激励干部担当为抓手,按照班子建设选优、制度规矩从严、工作作风务实的要求,统筹抓好配强村班子,鼓励争面子、走出好路子、用活钱袋子、创新好机制、建好新村子。四是抓实意识形态工作。严格履行意识形态责任制,积极搞好正面舆论宣传,严控舆情负面影响和意识形态领域事件发生。五是抓实统一战线,重点抓好农村道师的培训和教育以及党外人士的推荐和培养。六是抓实武装工作。全面完成民兵调整改革、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双拥等各项工作任务。

(二)聚焦六个覆盖,全面补齐民生短板

民生无小事,件件是大事。按照“一脱贫、三促进、六覆盖”的要求,全面补齐民生短板弱项。一是补齐义务教育短板。建好中心小学教学综合楼3138.53平方米和生活综合楼2135平方米,彻底改变中寨中心小学的面貌。二是补齐社会保障短板。争取启动中寨卫生院改造工程,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农村养老保险达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和残疾人补贴按政策落实全覆盖。三是补齐公共服务短板。镇级综合服务平台全部拉通政务外网并安排3人坐班,实现“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四是补齐住房安全保障短板。对全镇所有的农村住房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全部实行电子信息化管理。五是补齐农村通组公路短板。计划完成村通组公路硬化22公里,县乡公路提质改造5公里。六是补齐安全饮水保障短板。

(三)聚焦风险防控,积极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一是突出抓好应急管理工作和应急管理示范镇创建。重点落实好“三盯”,即盯矿、盯车、盯路。二是巩固提升社会治理,积极探索推行“四会”治理,即村民议事会: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对村里所需要实施的项目,重大事项的决策,做到民主决策公示公开;乡风评议会:根据村情开展多种形式举办好孝子、好媳妇、五好家庭、洁美农家、五好家庭户、遵纪守法户、党员示范户、勤俭持家户、科技示范户等评议活动;红白理事会:按照不放鞭炮、不请戏班、不宴宾客的“三不”要求,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村精神面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禁赌禁毒会:扶正气、除邪恶,打击扫除地方黑恶势力和不正之风,让村民获得幸福感、安全感,同时通过协会督促、群众参与的方式推进乡村治理规范化,使乡风更加文明。三是推行“四子一体”创新民生信访,即搭建民生信访工作“台子”。实行网上网下双轨运行,搭建工作受理平台,设立联合接访中心,实现一站式接访、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的联合接访模式;查出信访问题“靶子”,通过干部下访接访、便民服务中心收集信访问题,找准症结及时办理;找好民生信访治理“方子”,针对群众投诉请求和排查反映问题,坚持领导带案办访、约谈会访、上门问访等方式方法,将信访问题有效控制;实施工作监管“法子”,搭建镇村组三级全覆盖群众工作网络,镇级建立群众接访中心;村级建立群众接访工作站,有牌子有台账有桌椅;组级设立群众工作网络点,做到业务工作运行到哪里,信访工作就追踪到哪里。通过此举措,建立起以常态化、程序化、规范化为一体的“四子一体”民生信访工作模式,妥善处理信访舆情和问题,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四是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

(四)聚焦重点发力,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培植产业,巩固发展根基。坚持以民为本,民生为重,富民优先,积极实施富民惠民工程。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抓好“三农”工作。一是坚决落实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坚决杜绝和根治土地抛荒和耕地非农化。二是做强产业。突出黄牛养殖和黄精中药材为核心的主导产业,按照栏中扩养增量、田中扩面增粮、厂中扩岗增收、山上扩种增产的要求,着力抓好特色种养业、劳务输出、林下经济、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四大产业。通过“四扩四增”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四大产业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三是补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水利设施、小溪河流治理等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四是争取生态修复项目,抓好水打砂压耕地的恢复。五是抓好铅锌矿、钾长石、重晶石等矿产资源的有序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挖掘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文化是一个地区最核心的气质,文化品牌更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展示与人们精气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最重要的软实力。中寨侗族文化特色的彰显需要通过重大的政治推动,需要通过重大精品带动,需要通过重大活动促动。一是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分类实施。把民居改造与村寨长远发展目标相结合,彰显村寨整体风貌和建筑风格得到保持。把城镇开发与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发展相结合,力争通过民居改造和旧城小区改造使中寨民族建筑文化更加浓厚,成为宜居宜游的民族文化之寨。二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主要是相关政策资源的整合,文化旅游战略资源的整合,统战民族工作部门力量的整合。三是加大对民族艺人民风民俗,民族文化,民族乐器的进一步挖掘、传承和保护。四是加强自然景观建设。以中和溪流域治理项目为载体,围绕“亭”、“桥”、“楼”、“水”、“居”五字建成山有“奇花异树”,水有“莺飞鱼游”的美丽侗族景观。五是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培育特色。成立侗族大歌传承协会,锣鼓协会,土号协会,组建“侗家长号”“侗家高跷”等表演队伍,将侗族传统乐器,侗族大歌和侗族体育高脚马等民族艺术体育列入中小学课程,支持民族商品贸易着力扶持4户大户从事侗家织布机,侗家饰品,侗族特色竹雕,特色乐器等贸易。重点开发民族乐器,民族歌舞,民族食品,民族物品展示,彰显中寨民族村寨特色。

突出集镇定位,着力抓好以村民自治为重点的社区建设。围绕“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总体目标,坚持绿色生态发展是路、历史侗族文化是魂、产业发展要求聚焦是本为内涵的集镇定位,通过小区美化、道路绿化、民居立面改造、公厕改造、污水处理厂建设、中河溪河流治理等配套设施建设,努力实现产业强镇、商贸活镇、文化立镇、旅游兴镇的目标。

破解瓶颈,创新机制抓乡村治理。把巩固政治根基,推动自治有力,实现德治有效,加强法制保障,强化智治支撑“五治”融合,推进乡村治理。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思想路径;二是完善自治、法制、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即订村规民约要移风易俗、丧事简办;传家风家训,打造家风家训示范村;开展“最美家庭”、“孝德之家”评选活动,树榜样,助力家风传扬;三是开展道德教育,开设廉政文化、道德讲堂、家风家训进万家活动;四是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争实现水更清、街更美、房更靓、路更畅;五是传家风家训,开展家风家训示范村创建。以家风促民风,以民风带乡风,以家风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和谐进步。

二、工作基调

抢抓机遇,大干快上。“大”就是大眼光、大气魄、大手笔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度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使集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干”就是以“干”字为先,“拼”字取胜,“实”字落脚的工作作风,解放思想大胆干,敢于碰硬较真干,步步为营扎实干;“快”就是快速度,快节奏;“上”就是发展质量上水平,镇村环境上品味,幸福指数上档次。

三、工作措施

为确保抓出成效,我们将坚持一本经念到底,一竿子插到底,一股劲抓到底,一把尺量到底,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使项目与领导班子的面子、票子、帽子直接相关,确保项目确定得下,落实得了,见得实效。

四、工作要求

为充分发挥和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打造团结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树立中寨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在干部管理和工作要求上,重点是要做到“三好”“四严”“五访”,“三好”即工作任务完成好、工作环境创造好、干部福利保证好;“四严”即严格制度管理,严格工作要求,严格纪律要求,严格依法依纪依规办事;“五访”即干部职工生病工伤必访,干部职工办理婚丧大事必访,干部职工发生灾难之事必访,干部职工生活发生困难必访,干部职工无故缺勤缺岗必访。

思路决定出路,目标决定胜负,态度决定高度。干在实处无止境,力求发展谋新篇。我们深信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后盾单位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有纪律严明、工作务实的干部队伍及全镇父老乡亲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各项目标任务一定能够实现。

附件:《中寨镇2021年度计划实施项目明细表》

  

中寨镇2021年度计划实施项目明细表

序号

   实施

   内容

项目

名称

2021年

建设性质

项目概况及效益

项目支持单位

概算

(万元)

1

集镇道路提质改造

新建

对集镇范围内道路进行铺油提质升级,划定正街道路停车区域。

交通局

120

2

公厕

新建

建设占地面积40平方米公厕

住建局、财政局

35

3

公共停车场

新建

将林管站处土地(约7亩)建设两层成公共停车场8000㎡和农村客运站建设,建成后能够彻底解决全镇停车乱的问题。

住建局、财政局、交通局

390

4

应急能力建设

新建

按照上级建设要求,完成全县第一批乡镇应急能力建设,并通过省局验收。

应急局

10

5

污水厂建设

新建

配合主管部门启动并完成集镇污水管网建设。

住建局

1100

6

政府公益设施完善

新建

政府院内公厕及会议室改造

财政局

80

7

烟草站小区

新建

烟草站小区及安置房屋建设启动

自筹

3300

8

亮化

新建

集镇新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范围覆盖敬老院至三甲,集镇可视范围。

住建局、财政局

40

9

绿化

新建

集镇新建宽2.8米人行道1200米补绿

住建局、财政局

200

10

大寨--大定桥公路

新建

按照三级公路标准对大寨至头家大定桥公路进行提质改造,彻底解决该段道路路基窄,路面烂的问题。

交通局

3676

11

非贫困村公路

新建

对全镇6个非贫困村约22公里通达道路进行硬化。

交通局

1800

12

生态修复恢复耕地

新建

大寨、居委会、降溪河边水打砂压田,争取生态修复项目

自然资源局

700

13

集镇人行道建设

新建

集镇规划范围内2.8米人行道建设1200米

财政局

300

14

计寨至半江公路沿线绿化建设

新建

计寨至半江公路沿线争取退耕还林项目支持栽美化树(茶花、红松、红梨、映山红等)

农业农村局

400

15

十里侗族文化长廊建设

新建

计寨至半江公路沿线做十里侗族文化宣传长廊及牌坊建设

财政局

500

16

安置地建房

新建

解决人多住房面积不足和集镇扩容等问题

自筹

4400

17

中和溪流域治理

新建

解决泄洪不畅、美化集镇等问题

自然资源局

3600

18

集镇第二风雨桥建设

新建

集镇扩容后解决人流、车流及保畅等问题,方便联合生产

财政局

120

19

中和溪两岸便道、小拱桥建设

新建

连通中和溪两岸,方便居民休闲步行

财政局

40

20

中和溪两岸绿化

新建

美化集镇,打造秀美乡村旅游胜景

财政局

20

21

集镇老街旧房改造

旧房改造

集镇老街280个店面门头及旧房通讯线路等方面改造

自筹、住建局

1400

合  计

2223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