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晃侗族自治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12-26 14:48 信息来源:新晃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新晃侗族自治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以来,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主线,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城市管理中心工作和年度目标任务为抓手,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为核心,精准谋划,精细管理,优化服务,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城市形象和城市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党建,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2024年,局党组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执党建之“手”,绣好城市管理之“花”,将党建工作贯穿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工作部署,为城市管理注入“源头活水”。

1.落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以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不称职的工作要求,落实抓党建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一把手”主体责任,定期召开党建工作专题会议,做到年初有研究部署、半年有工作汇报、年终有工作总结。压实班子成员和支部书记“一岗双责”,班子成员要深入分管领域党支部指导支部加强班子建设,把党的政策和上级要求及时传达到位,夯实支部政治基础,支部书记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依法履职、群众满意的党支部。

2.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规范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三会一课”、领导干部上党课等制度,始终把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作为学习首要政治任务,采取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学,线上线下相结合,用好“学习强国”等载体,把党的政治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进一步统一思路、统一行动,引领发展,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实干践行使命,以担当诠释忠诚,确保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在城管系统落地落实,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丰富“主题党日”活动,各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利用重要节日节点,开展“重温红色记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激情奋斗创新争先”“二十大精神我先行”“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系列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主动投身到城市管理建设中。至今,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11次、研讨交流4次,上党课8次。

3.加强意识形态贯彻落实。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城管执法局结合当前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评,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照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开展学习研讨,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4.坚持党建为引领,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我局作为中寨镇降溪村、祥冲村、头家村、半江村的后盾单位,共派驻10名工作队员参与乡村振兴工作。自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我局积极组织单位干部职工深入联系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森林防火宣传值守工作;局主要领导多次到联系村开展调研、座谈,与工作队、村支两委领导共同谋划村产业发展。

(二)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强化城市管理水平

开展城市管理提升年活动,以“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为主题,提升城管执法队伍素质、规范城管执法工作、提高城管执法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为目标,以城管执法“三进”(即进社区、进企业、进乡镇)活动为契机,重点解决城市卫生管理盲区和城乡行政机关所在辖区管理标准不一等问题。通过提升城管执法公信力和城乡管理一体化为宗旨,达到主动发现问题,服务前置,让执法和服务延伸至行政机关所在辖区方方面面,全面提升长效管理和服务水平。聚焦城管执法主责主业和重点任务,突出政治、法治、业务、形象、实操,夯实执法能力基础,提振队伍精气神,努力锻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人民满意的新时代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厚植“法治城管”新优势,重塑城管执法新形象,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康养新晃、自在晃城”营造和谐有序的城市人文生活和工作环境。

(三)维护市容秩序,还人民以“净、治、好”

1.突出一个“净”字,抓好市容环境整治工作。一是规范市容环境秩序,重点整治了占道经营、清理乱堆乱放、流动摊贩、牛皮癣广告、以人行道乱堆放等工作,其中共纠正倚门出摊(超出门窗占道经营)13000余起;清理本辖区电线杆上的广告绳约七十余斤;清理沿街乱晾晒1700余次;清除乱涂写、乱张贴、牛皮癣15000多处;清理乱堆放2500余处;清理破损门头广告招牌、小灯箱、小黑板900余个;清理流动摊贩16000余次;劝阻噪声污染800余次。对违规摆摊、占用人行道等问题处理约840余起,防区违法破道、私搭乱建等问题制止约50余起,违规养殖家畜家禽劝导处理20余起,制止破坏市政设施等问题10余起。对城区80余家夜市大排档进行规范管理,对问题突出的经营户下令停业整改。二是整治车辆乱停乱放,针对机动车乱停乱放和占用人行道行为进行全面治理,农贸市场及周边、夜郎广场,城北鼓楼广场等地段得到有效规范。对机动车乱停乱放实施贴条3753台次,对摩托车乱停乱放实施现场拖离161台次。加大思源学校、汽车站、夜郎寨等地段乱停乱放车辆的执法力度。三是依法打击违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权安全。坚持每天巡查,做好巡查工作记录。年初至今截止,下达《责令停止建设通知书》14份,向违建户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及宣讲法律政策工作,有效地遏制违建蔓延势头。接待群众来信来访7次,对他们提出的疑点、难点问题,及时的进行处理和答复,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的处理。拆除违法建筑2处,强制拆除1处,拆除面积约为307㎡;立案查处一般行政程序的12起,结案8起(5起行政处罚,3起不予行政处罚),正在办理案件4起,处罚金额28375.1元。

2.把好行政审批关,服务于民。2024年,我局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经济生态的“第一大事”,扎实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各部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多举措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公开的工作方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市场化、社会化、法治化、标准化、精准化、便民化。截至目前,共受理各类审批业务105件,办结件105件,办结率均为100%。其中,城市建筑垃圾46项;城市道路挖掘9项;城市道路占用20项;绿地建设报建24项;户外广告3项;挖掘城市绿地2项;占用城市绿地1项。将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入“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在行政服务大厅办理,实现“一窗办、并联办、一起办、一次办”,真正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贴心。

3.落实信访督办工作,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一是建立领导定期接访制度。我局将每月星期三下午定为信访接待日。截至目前,共接待群众来访35余人次。二是依法依规办理各类信访案件。着重对群众举报件、县长热线、部门转办等各类信访件进行督办。经办人员认真开展调查取证工作,限期办理、限期反馈,做到快办快结。受理12345县长热线、网络舆情154件,群众来电来访58次,办结率100%。三是持续完善城市管理矛盾纠纷调处机制。针对城市管理出现的邻里纠纷问题,通过邀请相关部门、街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双方当事人等予以调解,既达到执法效果,又妥善解决双方之间的纠纷。

4.认真办理人大、政协议案提案。经办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调查,分析问题,做好建议、提案的办理工作。今年办理人大议案11件(B类建议1件)、政协提案18件。目前已全部办理完毕,实现见面率、回复率、满意率三个100%。微建议76件,已办结74件,2件正在退回审批中。

(四)敢担当有作为,推进城市品质持续提升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完成主城区晃山路、人民路1.9公里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新增城区320国道、晃山路、通达路和火车站路口雨水篦子18座,疏通人民路和梅林路下水道堵塞疏通370余米;对城区人行道混凝土彩砖破损、松动零星维修325m²;下水道疏通、清淤1km;城区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坑冷补零星修复735㎡;市政下水道井盖更换35座;高铁站门楼大理石零星维修21㎡;竹王大道休闲椅维修6根;城区雨水篦子清淤475座;城区易积水地段新增雨水井21座;教师新城后山坡及老屋场至戴家巷子道路地面硬化465m2;对夜郎广场、鼓楼广场、商业步行街麻石板破损零星维修415m2;城区公厕零星维修及下水道疏通35次;鼓楼广场沟盖板破损板更换维修55m;维修城区4座垃圾中转站。更换老晃城栈道景观灯6盏,姚家院子路灯线路进行改造300米,更换晃州镇后面巷子路灯灯头5盏,线路改造150米;改造320国道线路1.6公里;更换秦占坡路灯灯头14盏;对城区路灯车辆撞毁、倾斜拆除,消除安全隐患6处,对城区路灯维修75次;对一河两岸景观亮化灯进行日常维修及巡查,处理安全隐患6次。

2.聚焦精细化管养 促进城市绿化品质提升。一是加大园林绿化监察管理力度。2024年,通过持续巡查和全面整改,共发现并处理各类园林绿化问题20余起,补植行道树40株、球灌木480株、撒播草种500平方米、补种花箱吉祥草35个。同时,还对园林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排出存在安全隐患15起。二是启动城区行道树树型修剪三年实施方案。受年初冰雪灾害影响,我县城区园林树木受损严重,调动铲雪车、运输车等车辆65台,清理各类残枝110余车,灾后在城区开展主干道行道树安全修剪工作,集中整治受损树木,消除道路安全隐患,美化城市环境。集中开展修剪工作,对人民路、太阳坪路、中山路等主干道区域树木进行初步修剪整形,预计修剪树木近2000棵。三是全力开展洪灾后绿化修复重建。6月下旬受50年难遇的洪水影响,我县沿河两边绿化带损毁严重,自洪水退后起,先后共组织人员300余人,清理舞水风光带绿化垃圾40余吨,倒伏乔灌木4000余株。

3.多措并举抓保障 确保城市公用设施安全运行。

(1)加强组织领导牢树安全底线意识。一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原则,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把安全生产关。今年分别组织召开了一、二、三季度工作例会,及时传达、学习和部署城市管理领域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抓好各项安全生产管控措施的落实,深入开展隐患事故排查治理;二是发挥专委会牵头单位作用,落实城市运行安全生产各项措施,交办治理当前城市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任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城市运行安全。

(2)推进6.29特大洪水灾后安全专项风险排查整治。一是完成灾后龙溪古镇、西街、河滨路和三完小等区域共计3988米市政地下排水管网清淤疏通工作,同时完成我县老城区排水防涝雨污分流2.3公里的主管铺设;二是修复环城路沿河石材栏杆213米,麻石板零星维修435㎡,恢复一河两岸景观照明设施、电源控制箱共435处,加固因洪灾导致基础松动的旅游标牌8块,更换侗寨路雨篦子7座。修复更换人民法院对面(晃山西路)观景台临边铝合金仿木纹栏杆230米。

(3)推进城市道桥运行风险排查整治。一是排查治理城区人民路、晃山路24座窨井盖设施与路面不齐平问题的综合治理,严格对照规范技术要求,逐一进行整改落实;二是启动人民路水利局对面边坡安全隐患治理工程,目前正在进行前期设计和预算;三是针对灾后城市桥梁安全情况增加检查巡查频次,重点对桥面、桥梁上下部结构、桥区环境以及周边结构等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梳理“把脉问诊”,通过找问题,查原因等方式坚决消除各类风险隐患。

4.加大力度谋划项目 发力推动项目落地。为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改善城区基础设施,2024年,我局包装了新晃侗族自治县整县排水防涝设施改造工程(总投资9956.30万元)、新晃县城区供水管道老化更新一期工程(总投资4686.66万元)、新晃侗族自治县县城排涝通道及易涝点综合改造提升工程项目(总投资8525.6万元)、新晃县龙溪古镇防洪排涝设施提质改造建设工程(总投资4540万元),新晃县防洪排涝调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总投资9389.50万元),新晃县县城环卫设施设备更新改造项目工程(总投资4114万元)、新晃侗族自治县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项目(总投资6073.69万元)、新晃侗族自治县城区市政基础设施灾后修复项目(850万元)八个项目,并完成了项目立项手续。其中新晃侗族自治县整县排水防涝设施改造工程、新晃县城区供水管道老化更新一期工程、新晃侗族自治县县城排涝通道及易涝点综合改造提升工程项目三个项目已由县发改局上报积极争取2024年城市地下管网及设施中央预算内资金和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新晃侗族自治县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项目已通过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审核,获得专项债券发行资格,可申请专项债券4200万。新晃侗族自治县城区市政基础设施灾后修复项目已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750万,该项目目前正在财评和相应设计中。

5.全力做好防汛抗旱防范,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6.29”抗洪救灾工作中,城管执法局能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主动担当、尽职尽责。紧抓黄金72小时和紧扣“汛前、汛中、讯后”三个关键环节,连续作战4天5晚,全力动态巡查疏导疏散,着力清障清淤等,恢复城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帮助遇困群众,全力守护城市运行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闻汛而动,担当尽责”。组织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120余名干部职工分片区,配合支持各部门对地势低洼易进水住宅区入户喊应、疏散、转移人民群众3.8万余人;同时,封闭和值守各河段主要入口(30余处),且24小时不间断劝离主城区沿河观“汛”群众。二是“与汛比速,争分夺秒”。在洪峰过境时刻,对整个城区,特别是主城区沿河两岸人民群众,坚决宣传喊应并协助转移。同时,对防区(志强造纸厂)在前期喊应、转移基础上,联同县消防救援大队救出县造纸厂被困群众3人,确保洪峰过境时未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故。三是“水退人进,恢复保障”。随着洪水退去,争分夺秒,及时调动安排各种特种机械设备及作业车辆300余台次,人员900余人次,迅速开展洪灾后淹没区的清障清淤及道路通行通畅等灾后恢复工作,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出行安全。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将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履职尽责、主动作为,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精准对标、精细落实,把城市管理的每一项工作扎扎实实开展好,用超常规的办法、穿透性的措施,把每一个问题整改到位,确保城市管理取得实效。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目标,坚持市容环境精细化管理,打造整洁、有序、宜居的城市环境。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树立城市管理新理念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指示精神,以百姓需求为出发点,从百姓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确保决策不任性、工作不随性,全面打通城市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牢固树立“精细绣花”理念。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指示精神,以更高标准检视工作,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探索城市管理问题的科学化解决方案,在细微处发力,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

3.牢固树立“共同体”理念。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团结和发动群众积极主动配合和参与城市管理,全面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众志成城、久久为功,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

(二)不断提升执法队伍建设水平。以城市管理提升年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规范执法培训、城市管理执法三进(进社区、企业、乡镇)、城市管理执法无车日三个系列活动,巩固深化“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推进城管建设,持续开展作风建设,根据不同业务、不同岗位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廉政谈话,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夯实工作举措,强化日常监督,聚焦关键岗位。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定期不定期对干部工作纪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等开展督查,通过组织学习典型案例、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多种形式,敲响廉洁警钟。

(三)不断提升市容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聚焦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城市管理突出问题,继续深化整治力度,助推市容环境品质与城市文明程度双提升。加强摆摊设点、人行道违停、违法建筑等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纵深推进“六乱”治理工作,为建设宜居县城打下坚实基础。

新晃侗族自治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4年12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