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晃县财政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7-07 16:44 信息来源:新晃县财政局

2025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财政工作部署,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重点工作。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局精准施策、攻坚克难,为县域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财力支撑。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5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

1.地方收入稳定增长20251-6月,我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3182万元,同比增长2.08%2025年以来,每月地方收入增幅均保持在2%以上,地方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地方税收收入完成24881万元,同比增长9.78%。非税收入完成8301万元,同比下降15.66%

2.收入质量逐渐改善。20251-6月,非税收入完成8301万元,同比下降15.66%,非税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25.02%,非税收入占比较上年下降5.26个百分点,收入质量得到改善。

3.重点支出保障有力。20251-6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36596万元,同比增加1016万元,增长0.75%。其中:民生支出完成10735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8.6%

、多措并举谋财力,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开展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平台公司国有资产出租情况及2025年度预计可盘活资产调查,形成了2025年度资产出租、盘活明细台账。对晃源集团公司关联的18个子公司32处低效国有资产进行盘活。二是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协同各部门畅通上级政策交流渠道,及时掌握和了解上级政策动向,以项目为抓手,向上积极争取中央、省级预算资金、部门专项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性资金的支持。

三、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一是下达中央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共5213万元。其中产业发展3668万元;就业项目440万元;乡村建设行动595万元;易地搬迁后扶100万元;巩固三保障成果410万元。二是联合县农业农村局指导23年以来使用财政衔接资金(含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部门及乡镇开展自查自纠,查摆梳理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督促相关部门和乡镇做好整改工作,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提升资金使用绩效。三是用好政策金融工具惠企利民,潇湘财银贷目前白名单正式注册32家企业,有贷款余额企业7家,在贷余额229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余额目前贷款余额是2222万元。

四、严控财政支出,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一是深化推进零基预算。全面打破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基数,按照先定事后定钱”“以收定支的原则,分类确定支出预算编制方法。二是严控政府采购成本。截至目前,我县政府采购备案项目总计49个,政府采购计划金额 4773.6万元,实际采购金额4709.29万元,节约资金64.31万元,节支率为1.35%。三是加强财政评审管理。截至目前,完成预算审核项目44个,送审投资额9.50亿元,审定资金7.63亿元,审减1.87亿元,审减率19.68%;完成结算审核项目31个,送审金额1.14亿元,审定资金1.04亿元,审减1010.90万元,审减率8.86%。四是树牢“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管理理念。坚持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同步,编审2025年预算绩效目标资金24.80亿元;组织132个预算单位对2024年度23.60亿元的部门预算支出全覆盖绩效自评;实施高标农田、学生困补、灾害救助等9个部门8437.17万元的绩效评价及13个方面8.59亿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权威性不断提高。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积极促进财政增收。加强财源建设,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财政收入渠道,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继续在争资争项上找准发力点来破局,紧扣政策风口靶向攻关,围绕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财力性转移支付、县庆项目做好文章,主动与省、市项目主管部门对接,深入研判上级政策走向,提前谋划好符合今年政策方向的项目储备、包装。

(二)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不折不扣地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将零基预算要求贯穿预算编制和执行全过程,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统一预算分配权,严格遵循先定事后定钱的原则安排预算,大力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非急需支出,取消低效无效支出。

(三)守牢债务风险底线坚持底线思维,开展常态化债务风险监测和财政运行风险监测,抢抓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重大机遇,严格落实政府性债务管理要求,压实化债主体责任,多举措筹集资金,逐步消化债务存量,严格控制债务增量,坚决稳妥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防止债务风险传导叠加,确保债务风险不爆雷、三保不断链、舆情不炒作,债务率逐步降低,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四)夯实财政管理根基。各类专项行动为契机,进一步排查风险隐患,堵塞管理漏洞,严肃财经纪律,推动财政队伍及全县财务人员工作更加规范、稳健、高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