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晃侗族自治县财政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1-08 10:44 信息来源:新晃县财政局
2024年,县财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各级财政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攻坚克难,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24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4年财政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2024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7732万元,同比增长1.5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61247万元,同比下降4.22%,全年民生支出22.5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6.44%。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2024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2050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56391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收入完成34725万元,支出32968万元。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力财政收支管理,持续强化财政保障能力。始终把“稳增长”作为财政工作重中之重,全力做大收入蛋糕,构建坚实有力的财力保障体系。狠抓收入强支撑。突出挖潜增收,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收入征管,财政收入平稳运行、稳中有进。全年地方收入完成3.79亿元、增长2%;税收收入完成2.77亿元,增长0.9%,非税收入完成1.02亿元,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既定收入目标。跑项争资增财力。紧跟实时政策,积极协调配合相关部门精心谋划项目,有针对性地争取资金支持,有效缓解财政压力。全年共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74045万元,争取到债券资金90100万元。强化制度压支出。持续压减非刚性支出,按10%、5%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比例,严控财政供养编制,清理规范编外用人,切实压缩刚性支出,节约行政运行成本;加大对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的统筹使用力度,对结余资金及连续结转两年以上资金,按规定全部收回并进行统筹安排;健全过紧日子制度,细化“过紧日子”措施,实行源头管理,节约资金保障重大战略实施、基本民生福祉。
(二)加力提效财政政策,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发展。培育财源服务发展大局。抢抓怀化国际陆港新晃港建设机遇,紧紧围绕七大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集中优势资源努力招大引强;落实县域经济发展引导资金3400万元,巩固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助推全县七大产业纵深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安排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9844.7万元,重点发展黄精、黄牛、侗藏红米等我县特色农业及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弱项。落实支农惠农政策,通过“一卡通”管理系统及时、精准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1.5亿元,补贴项目76项,惠及群众40.85万人户次。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支持政策,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全年能繁母猪、育肥猪、水稻、玉米、大豆、水稻制种、公益林、商品林8个险种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达802.62万元,有效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强化金融助企纾困。用足用好政策性融资担保政策,通过潇湘财银贷放款企业9家,目前在贷余额2950万元;累计审批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贴息1381笔,放款金额20284.6万元,新增贷款14笔,新增贷款额1187.5万元;县农信担累计发放涉农惠农贷款超1.3亿元,在保额3705.5万元,另有正在调查担保项目300余万元,惠及超80家个体经营者、企业及合作社,市场主体创业积极性全面提升,小微企业“造血功能”逐渐完善。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全年面向中小企业采购金额16623.25万元、占采购总额的98.14%,助企成长稳定市场主体,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三)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全年民生支出23.9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3.84%。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全年教育支出56662万元,实现教育投入持续增长,教育公用经费、学生资助、营养改善和教师生活待遇等足额保障,教育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升。强化就业服务保障。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全年就业资金支出1812.35万元,扎实推进“春风行动”等就业创业服务活动,组织开展电工、叉车司机、网络创业直播、养老护理员、育婴员等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建立就业见习基地等方式,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把稳定就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优先目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持续优化养老服务,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人均标准至163.26元/人/月,惠及4.4万人;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等保障标准,全年困难群众救助资金支出6048万元,惠及16万人次,困难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发展成果群众共享。优化医疗卫生服务。全年卫生健康支出18889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70元,全民医疗得到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补助标准提高至94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
(四) 竭力防范财政风险,确保财政运行持续平稳。统筹发展和安全,标本兼治,把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和财政运行风险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贯穿财政管理全过程。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编制《新晃侗族自治县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方案》,制定“四转四打包”工作方案,加快推进融资平台数量压降及经营性债务压降,扎实开展全口径债务统计监测工作。防范财政运行风险。统筹安排各类财政资金,加强预算执行监控,强化财政库款管理,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坚决兜实“三保”,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红线。全年预算安排“三保”支出120691万元。防范资金安全风险。通过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开展财经纪律专项整治、全县会计人员素质教育培训等方式切实履行财会监督主责,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筑牢廉洁防线。加强惠民惠农补贴资金监管,开展惠民惠农补贴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累计追回多发错发补贴14.26万元,核补365.95万元,调整规范资金使用22.34万元。
(五)着力深化财政改革,推进治理效能持续优化。紧紧围绕财政财务管理重点关注领域,一体推进加强管理、优化流程、完善制度,努力提升财政资金效益。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实现全县135个部门预算单位绩效目标编制全覆盖;引入第三方机构选取24个项目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财政资金17.83亿元,持续提高绩效评价科学性、公正性;突出绩效目标的引领,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着力应对收支紧平衡状态。持续推进预算公开。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强化部门预算公开主体责任,持续推进预算公开常态化和规范化。强化项目评审力度。有序开展政府投资项目预算评审,全年共计完成项目预算评审102个,送审金额82072.05万元,审定金额68730.94万元,审减金额13341.11万元,审减率16.26%。
(六)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提升思想引领力。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政治学习增党性、凝共识、聚合力。一是持续深化党的理论武装。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第一议题”,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强化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今年以来,“第一议题”集中学习24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3次。二是抓实党纪学习教育。紧扣学习《条例》,以“学”为先,以“实”为要,以“严”当头,以“廉”为荣,确保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取得实效。通过中心组集体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认真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结合整治群众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把警示教育贯穿其中,结合通报的典型案例,用“身边人”“身边事”进行警示教育,组织前往龙溪书院参观1次、警示教育宣讲会1次、中心组专题学习4次、党组会总结工作1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三是认真履行意识形态责任制,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党组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坚持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研究部署、一起推动落实,局党组每个季度召开一次会议专题研究党建重点工作,局机关党委坚持每月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当月党建工作。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管理,严格微信、微博、网站等网络媒体工作纪律,严格落实“三审”制度。举办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活动,县委宣讲团到我局专题宣讲、举办全体干部职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局领导在退休支部上微党课。四是加强廉政建设。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领导,定期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今年以来,党组研究廉政建设工作4次。五是树牢廉政意识。传达学习上级典型案例通报,组织集体廉政谈话。通过组织集中学习、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专题研讨、剖析典型案例等,统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警示教育、纪法教育,持续深化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
三、存在不足和困难
过去的一年,财政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财政收支运行情况总体良好,但财政运行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财政收入增长基础不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三保”和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压力大;预算约束不够有力,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仍需提高等方面。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在以后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四、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的财政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在“开源”上下功夫,多措并举抓收入。加强高质量财源建设。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基础上,加强收入征管,确保颗粒归仓。积极培育骨干财源,鼓励招引新兴财源,充分利用财税综合信息平台,着力发掘存量、扩大增量、提高质量。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压实部门责任依法依规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确保应收尽收。加强国有“三资”统筹盘活。持续清理国有资金、资产、资源,加大国有资金资产资源“用、售、租、融”变现处置力度,提高“三资”使用效率;持续深化国有“三资”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资产优势、资源优势、资本优势转化为财源优势。加强向上争资争项争政策。主动与省、市项目主管部门对接,深入研判上级政策走向,提前谋划好项目储备、包装。加强部门协同联动,研究解决项目谋划、申报、使用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向上争取更多的中央和省级预算资金、新增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资金、减灾防灾建设特别国债的份额。抓住国家12万亿化债政策机遇,深入研究化债政策的具体要求和支持方向,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规划符合政策导向的项目,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汇报,及时了解政策动态和资金分配原则,主动汇报本地的债务情况、化债计划以及项目需求,争取上级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在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上获得优势,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
(二)在“节流”上下功夫,精打细算强治理。加大“过紧日子”力度。坚决实行“紧”字当头,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持续压减非急需、非重点、非刚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将节支、节约的“紧运行、紧平衡”压力传导到各部门、各单位,把习惯过紧日子的思想落实到全员践行中。严格落实从严从紧控制机构编制、编外临聘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持续推动清理压减编外人员,有效降低运行成本。深化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全面打破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基数”,从实际需要和财力可能出发,按照“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基本运转-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大事要事保障清单事项支出-其他支出项目”的顺序安排,前序支出未足额保障的,不安排后序支出。取消一般性专项业务费,纳入公用经费定员定额管理。逐项梳理审核各项支出的必要性、合理性,统筹安排增支需求,压减控制支出规模。提高资金管理绩效。树牢“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加大重点政策和项目跟踪问效力度,实现评价结果与完善政策、调整预算有机衔接。切实加快支出进度,特别是对民生支出和涉及直达资金的支出,尽快分配,及时拨付,推进资金直达快享。按规定及时清理收回结余结转资金统筹使用,防止资金“趴在账上”。
(三)在“提效”上下功夫,全力以赴防风险。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严肃“三保”政治纪律,把“三保”放在绝对优先位置,2025年三保支出打满算足,足额纳入预算、不留缺口。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严禁擅自提标扩面,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库款保障,确保“三保”支出需要。确保债务风险可控。严守政府债务限额红线底线,坚决落实债务限额管理。保障债务按时足额还本付息,积极化解存量债务,严控新增隐性债务,加强全口径债务分析监测,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持续推进严肃财经纪律。切实履行财会监督职责,规范单位财务行为,强化财经纪律刚性约束,防范财务风险,确保财政资金规范、高效、节约、安全运行。
(四)在担当作为上保持初心,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是坚持以学铸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细化学习计划,抓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坚持把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为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重要内容。二是坚持强基固本。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强化自我约束,规范政治言行,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及时通报典型案例,严肃查处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问题。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丰富主题党日形式和内容,提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质量,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三是坚持互融共进。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以业务发展促进党建工作。加强党建工作创新,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方式、新方法,不断丰富党建活动形式,提高党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