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0-02-28 14:26 信息来源:新晃县政务服务中心
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令),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和群众关注关切,不断提升政务公开工作质量,增强解读回应效果,更好发挥政务公开促落实、优服务、稳预期、顺民心、强监督作用,根据国家、省、市关于政务公开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围绕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强化公开
(一)公开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政策。重点公开推进“一个阵地,五个新晃”建设的政策举措和落实情况。准确公开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大国际贸易和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措施的公开力度。加强新晃承接产业转移支持政策等情况的公开。
(二)公开产业项目和建设项目。全面公开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培育新兴服务业、补齐生产性服务业短板、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和落实情况。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信息公开,加大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农业农村、社会民生等领域项目建设的公开力度。
(三)公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落实情况。重点公开三个“百千万”工程、“六大强农行动”、“优质粮油工程”和“一乡一特”、“一片一特”落实情况。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对“千村美丽、万村整洁”和“同心美丽乡村”示范创建、重点乡镇污水处理设施、乡镇垃圾中转设施建设和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空心房”“大棚房”整治、“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等情况及时予以公开。
(四)公开经济体制改革信息。依法公开淘汰落后产能、“僵尸企业”市场出清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全县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年度经济运行情况、县属国有企业年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改革重组情况。细化财政预决算公开和“三公”经费公开,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乡镇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奖金等财力性转移支付公开力度。及时公开电力、天然气、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价格改革情况。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领域政府信息公开。
(五)公开三大攻坚战信息。加强污染防治信息公开,公开河长制、污染防治“夏季攻势”、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等信息。公开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和整治、城镇黑臭水体整治、污水管网建设、重金属污染治理等方面的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和结果信息。
(六)公开重点民生领域信息。强化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的公开。加强促进就业工作二十条措施落实情况的公开,做好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信息的公开工作。依法做好高考综合改革信息公开,指导督促教育局主动公开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和公办幼儿园建设、收费等情况。加大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公开力度,对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水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标准调整提标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主动公开医疗服务、医保监管、疫苗监管、公立医疗卫生考核结果信息。加强文化、旅游、体育工程项目和公益性设施开放情况的公开。依法做好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应急救援和食品安全、药品召回等方面的信息公开。进一步推进征地信息公开。
二、围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强化公开
(七)公开“放管服”改革信息。对“一件事一次办”目录清单、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实行一次告知。做好商事制度改革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信息公开。加大放权赋权公开力度,对取消下放的行政许可事项、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等内容形成目录清单及时予以公开。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对确需保留的证明材料实行清单管理向社会公开。推行市场主体和个人全生命周期的办事服务事项集成式、一站式公开。
(八)公开清理涉企收费降低企业成本信息。及时公开政务服务“好差评”情况,让企业和群众来评判服务绩效。公布税收优惠政策清单、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和收费标准调整文件。定期公布并动态调整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性收费目录清单。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收费,落实行业协会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公示制度。建立收费清单“一张网”,让收费公开透明,让乱收费无处藏身。
(九)公开事中事后监管信息。加快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对取消或调整的规定和做法及时向社会公布。主动发布“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清单,及时公开信用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信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优化环保、消防、税务、市场监管等执法方式。清理规范行政处罚事项,建立完善企业“黑名单”制,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
三、围绕稳定社会预期强化公开
(十)加强重要政策公开和解读。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主动向企业家和行业协会商会问计求策;进一步推进重大决策预公开,对涉及公共利益和公众权益的重大事项,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要主动向社会公布决策草案、决策依据等,广泛听取公众意见;积极开展决策执行效果的评估,了解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深入解读重要政策措施,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切实做到政策性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在重要政策出台、重点工作推进、重大事件发生时,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好信息发布、权威定调、自觉把关等职责,带头解读政策,主动引导预期。
(十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政府出台的重要改革措施、涉及公众切身利益、容易引发媒体和公众关注的政策文件,牵头起草部门要认真做好舆情风险评估研判,制定应对处置预案;落实政务舆情回应主体责任,对金融安全、生态环境、脱贫攻坚、医药卫生、市场监管、社会保障、社会治安、房地产市场等经济社会热点,相关部门要加强舆情监测、研判、回应,及时释疑解惑;加强重大突发事件舆情风险源头研判,强化回应针对性;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形式,创新解读回应方式,增强解读回应效果。
四、围绕提升工作质量强化公开平台和制度建设
(十二)提升政府网站公开水平。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提升政府网站检索功能,丰富政策文件下载渠道。清理整合政务热线,推动12345热线与政府网站互动交流系统互联互通。加强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提升信息发布、解读回应、政民互动、办事服务整体水平。
(十三)抓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落实。依法公开机构改革“三定”方案,及时更新主动公开基本目录,依法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认真学习新修订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完善相关配套措施;运用信息化手段,夯实政府信息管理等基础性工作,建立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公开台账,做好与公文管理系统和合法性审核管理信息平台的衔接;县直相关单位要建立健全本行业本系统公共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制度,指导监督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
(十四)推广基层政务公开试点成果。认真落实国务院制定颁布的试点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指引;推广国家、省、市试点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成果;立足基层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多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全面提升基层政务公开水平。